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所谓“双相情感障碍”又称为狂躁抑郁症,简称躁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
据有关数据统计,人群中双相障碍终身患病率为5%——10%,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
新疆精神卫生中心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徐向东接受访问时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有些事让我们开心或者难过,此时情绪的起起伏伏,都很正常。但是,当有些情绪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和时间,就需要引起警惕,此时,我们不要逃避、积极面对,同时,也希望社会给予这些人多一些关注和理解。
徐向东院长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基本临床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交替出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不能单纯地只缓解抑郁或躁狂中的某种情绪,而是要维持情绪的平稳,否则就会有情绪向另一个极端发展的风险。
徐向东院长说,双相障碍中抑郁的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兴趣、对生活感到悲观,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或以往感兴趣的事也变得索然无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或行为。躁狂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意志行为增强。大多表现为热情、充满自信、兴高采烈,且具有相当的感染力;或容易发脾气、自我感觉良好,言语增多,喜欢高谈阔论、滔滔不绝,言辞夸大,并可达到妄想的程度;精力充沛、好管闲事,但做事虎头蛇尾,行为挥霍或鲁莽,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徐向东院长说,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跟遗传、家庭、社会等因素都有关系。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共病率几大特点。但由于社会对于这种心理障碍的认知率很低,很多患者一直被误诊,或者完全没有得到规范治疗或者接受治疗后,擅自决定停药,这些都给患者治愈带来了很大困难。
徐向东院长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首要条件,其次,遵医嘱、规范化治疗都是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为真正回归社会提供有利条件。而且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临床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